洁净无尘车间装修布局与设计标准

洁净无尘车间装修布局与设计

一、无尘车间平面布置

无尘车间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洁净区、准洁净区以及辅助区。无尘车间平面布置可采用如下方法:

1.外廊环绕式结构:外廊可带窗或不带窗,兼做游览及安放某些器材之用,部分外廊内设有值班供暖。外窗一定要双层密封窗。

2.内廊式:无尘车间位于外围,走廊则位于里面,这类走廊洁净度等级通常很高,即使与无尘车间同等级。

3.两端式:洁净区位于一侧,另一侧设准清洁及辅助用房。

4.核心式:为节省用地,减少管线,以洁净区为中心,上下围以各类辅助用房及隐蔽管道空间,该方法避免室外气候给洁净区带来的冲击,降低冷、热能耗,有利于节能。

二、人身净化路线

为更大限度地减少作业过程中人的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工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前必须换上洁净服,进行吹淋,沐浴和消毒等。这些建议被称为“人身净化”,简而言之,就是“人净”。

在人净用房更换洁净服的房间中,应当进行送风处理,并确保入口侧以及其他房间维持正压状态。同时,对于厕所和淋浴设施,应维持一定程度的正压,而厕所和淋浴设施则应维持负压。

人身净化路线

三、物料净化路线

各类物品在进入洁净区之前都要进行净化,即“物净”处理。材料的净化路线和人的净化路线应该是分离的,如材料和人只可在同一地点进入无尘车间内,还须分门而入,材料和首先进行粗净化处理。

对生产流水线不强,物料路线居中时,可以设置中间库。如生产流水线较强,就使用直通式的物料路线,有的甚至要在直通路线的中间设置多次净化和传递设施。系统设计中,物净用房粗、精净化阶段因会吹落大量生微粒而使相对洁净区处于负压或零压状态,若污染危险性较大还应对进口方向处于负压状态。

物料净化路线

四、管线组织

无尘车间内管线十分复杂,因此这些管线都采取隐蔽组织。其隐蔽组织的具体方法如下。

管线组织

1.技术夹层

(1)顶部的技术夹层。这类夹层中通常由于送,回风管截面大而被当作夹层中首要考虑对象。通常布置于夹层顶层,下面布置电气管线。当此夹层底板能承载一定的重量后,其上就能安装过滤器和排风设备之类。

(2)房间的技术夹层。该方法与仅有顶部夹层相比较,可降低夹层布线和高度,并可省略回风管道回到上部夹层需要技术夹道。下夹道中也可设置回风机动力设备配电之类,某一层无尘车间上夹道可兼作上层下夹道。

2.技术夹道(墙)

上、下夹层中水平管线通常会向是竖向管线过渡,这条竖向管线所处隐蔽空间就是技术夹道。技术夹道上也能摆放一些不适合无尘车间使用的配套装置,即使是普通回风管道或者静压箱也能使用,有些则是安了光管型散热器。

由于这种技术的夹道(墙)主要使用轻质隔断,因此在进行工艺调整时,可以轻松地作出相应的调整。

3.技术竖井

技术夹道(墙)通常不会跨越多层,但当需要跨越多层时,就会采用技术竖井,它经常被视为建筑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持久的特性。

因技术竖井将各层串联在一起,为防火起见,内部管线架设好以后,应在各层之间采用耐火限度不少于楼板的物质围护,大修工作应分层施工,大修门应设置防火门。

无论是技术夹层,技术夹道或技术竖井在直接同时作为风道使用时内表面都要按照无尘车间内表面要求进行加工。

五、机房的选址

空调机房宜设在所需送风量较大的无尘车间附近,争取风管更短路线。但是从预防噪声及振动的角度出发,则需要将无尘车间和机房分隔开来。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隔开方式是:

1.构造分离方式:

(1)沉降缝采用隔开式。本实用新型使得沉降缝贯穿无尘车间和机房起到分割的效果。

(2)夹壁墙隔开式结构。假如机房与无尘车间相邻,那么它们并不是共享一堵墙,而是各自拥有独立的隔墙,并在这两堵墙之间预留了一定宽度的缝隙。

(3)辅助室采用隔开式。无尘车间和机房间设置辅助室起到缓冲的作用。

2.分散的方式:
(1)在屋面或吊顶处散布方法:目前通常是将机房布置在顶层屋面的作法,让其与底层无尘车间保持一定距离,而在屋面下层则宜设置辅助或管理室,也可用作技术夹层。

(2)地下分散式:将机房布置在地下室内。

3.独立建筑方式

机房独立设置于无尘车间建筑外,但其与无尘车间的距离以近距离为宜。机房应该注意隔振和隔音,所有地面都应该做好防水处理和排水措施。

隔振:要对振源处的风机,电机,水泵等支架和底座进行防振,即使需要也要把装置安到混凝土板块内,然后再用防振材料对板块进行支撑,板块重量要达到装置总重2~3倍。
隔声:去掉系统上装的消声器,大型机房可以考虑将具有一定吸声性能材料粘贴到墙上,应安装隔声门避免打开与洁净区之间的隔墙。

六、安全撤离

由于无尘车间属于密闭性较强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安全疏散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突出的课题,这也与净化空调系统的布置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每一个生产层的防火区或洁净区,至少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只有当面积小于50m2且人员数量少于5人时,才允许仅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2.人净入口不应作为疏散出口。由于人净路线多迂回曲折,烟火迷漫时,需要人迅速奔向户外非常不容易。

3.吹淋室不可能是普通的进出通道,因为这样的门往往是两个联锁的或者是自动的,如果出了问题,很影响撤离,因此通常都会在吹淋室设置旁通的门,5人以上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设置这个门。在日常工作中,当员工离开无尘车间时,他们不应该走到吹淋室,而应该选择旁边的通门。

4.洁净区各个无尘车间大门,鉴于保持室内压力状况之需,开启方向应向压力较大的室内,因依靠压力而将门压在室内,与安全疏散要求明显对立。为兼顾平时清洁和紧急疏散两种需求,指定清洁区与非清洁区的大门以及清洁区与户外的大门为安全疏散门,它的打开方向都是面向疏散的,当然单独设置安全门时也不例外。

装修项目: 电子厂装修 | 食品厂装修化妆品厂装修无尘车间装修生物净化车间装修化学化工厂装修实验室装修设计怛温恒湿实验室中央空调工程环氧地坪工程净化厂房装修吊顶装修冷库工程办公室装修仓库装修